金寨县红摇篮文化培训服务中心
服务热线:0564-7192233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资讯>>最新资讯

研学 || 研学旅游的起源和发展!


点击数:40422017-11-02 13:45:48 来源: 金寨红摇篮

新闻摘要: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1研学旅游的定义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在会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集体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同学们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这才是研学旅行。如果孩子跟着家长到异地转一圈,那也只是旅游。亲身体验。学生必须要有体验,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要有动手的机会、动脑的机会,动口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的演练,应该有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


02研学旅游的起源
古人游学之风盛行,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可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研学旅游,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礼乐文化,考察风土人情,堪称世界研学旅游的先师和典范。



唐代高僧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一人西行,历尽千辛到达天竺取得真经。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王安石、曾巩等人,都十分善于在旅游中取理趣,创造出一篇篇流芳百世的绝妙诗句。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无数山川古迹、风土人情,著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清代由于西方思想的入侵,国外游学开始盛行,这也成为近代研学旅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端。

总的来说,研学旅游在古代中国起源较早,且在各个朝代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



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17年,收获丰富信息,以其经历著成《马克·波罗游记》,促进了中欧之间的交流。17世纪的英国掀起了一股前往欧洲大陆学习游历的游学热,被称为“大陆游学”运动(The Grand tour)。

大陆游学在当时被视为贵族青年教育的必经阶段,这一热潮直到今天依然对欧洲的游学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研学旅游在日本被称为修学旅行,源于明治维新时期枥木县第一初级中学的一次参观旅游活动,随后日本政府开始鼓励修学旅行。



我国的现代研学旅游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研学旅游也悄悄兴起。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学旅游作为一项独立的专项活动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随后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和参与。



➤1985年,北京正式接待日本修学旅行团,入境研学旅游开始形成;

➤2000年,江苏省推出“教育旅行”计划,在全省高校、中学中广泛开展跨国界的出境研学旅游活动;

➤上海在2003年成立了“修学旅行中心”并编制了《修学旅行手册》,联合江浙皖等地区打造华东研学旅游黄金线路;

➤2006年,首届“孔子修学旅行节”在山东曲阜成功举办,这是中国第一个与研学旅行相关的节庆活动。


如今,我国的研学旅游产业包含了校外教育、教育旅游、亲子体验、社会实践、营地教育、户外拓展、科学考察等领域,市场活跃度提升明显,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良好。




研学旅游最初是以学习为目的,强调研学的重要性,一般适用于在校学生,与旅游业并无直接关系。

而随着人们旅游动机和体验要素的增多,在山水自然间体验研学、修身养性成了众多游客的精神追求,正如近些年兴起的“老子学院”,便是山水庭院与国学的完美结合。

总的来说,我国研学旅游正呈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片面到全面、从国家到社会公众的整体发展趋势。



03研学旅游的特点

1教育性
研学旅游是教育与旅游的结合,以广泛的自然、社会资源为背景,强调多层面、多维度的联系和接触,因此在旅行途中比较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重在“研学”,教育也是研学旅游的最终目的。



2体验性

研学旅游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有别于课堂的特殊教育、学习方式,在亲力亲为的实践和体验中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拓展视野、团队研讨、培养实践能力等,强调寓教于乐,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想要获取的知识技能。



3普及性

传统的研学旅游通常面向学生,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如今研学旅游不仅仅是学校和学生的专属,它所延伸出的产业涵盖了社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方方面面,任何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旅行者都能参与到研学旅游当中。



4目的性

研学旅游的目的性是指以学习和交流为主要旅游动机,在旅游过程中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明确研学旅游的主题和目的是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5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