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基层学校的领导者应当解放思想,主动接纳“研学旅行”活动,并深入学习相关政策理论,如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要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指导学校“研学旅行”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做实、做活、做出成效,使 “研学旅行”成为撬动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支点,成为学校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办学特色。
一、解决好“研学旅行”的认识定位问题
基层学校的领导者应当解放思想,主动接纳“研学旅行”活动,并深入学习相关政策理论,如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要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指导学校“研学旅行”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做实、做活、做出成效,使 “研学旅行”成为撬动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支点,成为学校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办学特色。
(一)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门课程来研发
基层学校应坚持“开放性、整合性、体验性、生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将“研学旅行”纳入课程改革规划,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来研发。
根据《中小学 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相关学科的综合性活动作为 “研学旅行”课程的衍生点,用心研究相关学科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关系,形成“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并融合“学生是课程研发者”理念,尊重学生兴趣所需、素养所需和个性发展所需,坚持“从课内走向课外”,整合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 研发和建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使其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高度融合。
“研学旅行”课程建构还应关注学段要求,制订不同阶段的研学目标,设计不同能力层级的课程,依托“研学旅行”基地和线路,以“同质异标”(同一基地或同类活动按学段特点设计不同目标)、“异标异线”(学段不同,目标不同,选择不同路线,设计不同活动)为原则,注重“研学旅行”课程的系统性构建、科学性实施、趣味性发展和实效性评价,确保学生“学得充分,学得实在”,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软实力。
(二)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学校应积极申报确立“研学旅行”的专项课题,以课题研究指导活动规划,确保“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科学、实施高效。课题组要聘请科研或政策专家为研究顾问,聘请“研学旅行”或夏令营机构专业人员为活动顾问,在顾问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开展研究。
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对“研学旅行”的认同策略,探索农村学校“研学旅行”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思维的指导下,有序地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让 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乡,走出国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老师的带领或学生的自发组织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动 脑、动口,一起学习、生活、住宿,共同体验,相互研讨,培养其观察、 探究、合作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手段来应用
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将其实施情况纳入学生学分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
具体课程实施前,要认真设计“研学目标”,要预设学生学习内容及方式,要公示课程的评分方式、成绩记录及结果运用等事项,并在“研学旅行”过程中, 观察学生研学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分等级记录在案,并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演出展示等方式,评判学生学习成果,作为“优秀学员”评选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研学自觉”的形成。
二、解决好“研学旅行”的操作问题
“研学旅行”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操作,在于科学把控每一个环节,使每个环节都浸润着教育者辛勤的汗水,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辉。
(一)研究教育选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
“研学旅行” 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接触自然和 社会,在体验中学习和提升,并最终形成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不断强化和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体现“研学旅行”活动的育人导向,使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基层学校应坚持“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实践性、自愿性相结合”的原则,围绕自然、科技、人文、艺术、素质拓展等主题,精心选题,科学设计“研学旅行”活动,以凸显“研学旅行”活动的教育价值及育人功能。
选题可围绕三个维度(“自身”“自然”“社会”),“四个方面”(“了解社会状况”“探究学科问题”“开展校外实践”“加强文化熏陶”)展开,兼顾学生实际 及活动序列化建构等问题,确保“研学”课程丰富且蕴含教育性。
(二)做好科学规划,使“研学旅行”具有系统性
学校应成立“研学旅行”课程研发领导小组,设立责任处室及责任人员,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安排,秉承“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体验、安全并重”原则,确定研学主题和研学内容,将体验学习和素养发展贯穿始终。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构应坚持“逐级拓展、序列推进”的原则,让“研学旅行” 能够陪伴学生成长。小学阶段应以乡情、县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应以市情、省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应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
研学旅行课程设置还应具有多样性。要结合学段特点及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按照“校方自主”与 “多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灵活组织,坚持“常态实 践活动”和“假期研学旅行”相结合的方 式建构课程,采取学生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参与,遵循由 “亲子活动”→“老师陪伴”→“学生自主”过 渡的方式,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学校提前公布课程内容,供学生自由选择、自愿报名、自费参加。学生的日常生活圈是“研学旅行”的重要地域资源,学校应“自主地”将其列为“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积极推进“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建设,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如开展“野外生存挑战”“郊外素质拓展”“定向远足拉练”等体验教育活动;开展“关爱母亲河”“走进生态园”“深入工 业区”“走访新农村”等实地考察活动;开展“走进伟人故居”“走进抗战纪念馆”“参观革命遗迹”“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寒暑假聘请外籍教师,选择最优活动场地,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开展学科夏令营活动。
基层学校要解放思想,大胆作为,开启“多方合作”模式,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研学旅行”教育专业机构,推动“研学旅行”活动深入开展。
地处川东山区的邻水实验学校,从2007年开始,依托有关机构在国内、国际丰富的研学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内、国际“研学旅行”活动。
截至目前,开发了 “首都北京”“西安内蒙古”“江浙沪”“西湖黄山”“粤 港澳”“海南三亚”等六条固定“国内研学”线路,超过6000人次学生先后选修了此课程,并在研学中受益匪浅。每年暑假,学校通过合作还开设了“名校体验营”“名校学科夏令营”“历史文化名人体验营”等 “研学旅行”课程,引导学生深入名校,进课堂,做实验,聆听报告,对话名人,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同时,借力相关机构,学校还先后开发了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际线路,先后有近千人次学生走出国门,开启“世界理解”之旅。
“合作研学”课程的系统化建构和实践,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推进精致管理,使“研学旅行”具有安全性
“学习为重,安全至上”是“研学旅行”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认可、家长信任、上级放心的关键。加之,“研学旅行”活动涉及的人员多、部门广、路线长,不确定因素多,这就要求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我们每次“研学旅行”都要从研学主题、运行模式、内容设计、活动流程、条件保障、安全预案、责任主体、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活动总结、效果诊测等方面全面规划部署,务实构建管理网络,重视带队教师选拔,加强营队组织建设,明确相关人员职责,签订管理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做到行前活动方案可行、安全预案翔实、安全培训到位,行中操作规范到位、考评全员全程,行后总结及时深刻、经验丰富全面。
(四)致力家校合作,使“研学旅行”具有“抗腐性”
“研学旅行”,家长和学生不是局外人。
活动前,学校应尽量发动家长和学生参与课程线路及内容的规划、选择和设计,确保“研学旅行”课程的趣味性和适应性。
活动后,学校要设计分发问卷,及时收集整理家长及学生反馈意见,以助“研学旅行”课程的修订与完善。
课程费用应邀请家委会、学生会成员参与议定,全程监督,做到收支公开透明,经费管理规范,杜绝搭车收费、虚高收费、胡乱用费等现象,做到学校不牟利,教师不沾钱,“研学旅行”纯洁透明,具有超强的“抗腐性”。
给孩子多广的天空,孩子都将拥有多大的舞台,并舞出多大的精彩。 “研学旅行”拓展的就是教育空间,让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开放。
其实,“研学旅行”过程中,得益的又岂止是学生?教师的天空更辽阔了,视野与心胸更宽广了,专业成长的方向更明朗了,成就教育梦想的自信与能力也就更强大了。
“人”这一活跃的因素成就了,学校办学特色也就凸显了,“研学旅行”课程的时代价值也就更高了。(研学活动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