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红摇篮文化培训服务中心
服务热线:0564-7192233
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资讯>>最新资讯

为父寻根二十年——访老红军徐兴华女儿徐海平


点击数:44542017-04-26 16:46:32 来源: 金寨红摇篮

新闻摘要:二零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专程从上海来金寨的老红军徐兴华女儿徐海平接受了“红摇篮”工作人员的采访,谈如何为父寻根二十年。


徐兴华(1918-1986)


徐兴华,安徽省六安县麻埠镇(现属金寨县)人,一九一八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从八岁起他就给地主放牛。


一九三二年六月他不满十四岁即自愿报名参加了诞生于家乡大别山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徐兴华随红二十五军(当时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谴队”)进行长征,担任军部宣传员、文书。

图为徐兴华生前保存的老照片,一九三八年在延安(中间坐者为时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徐兴华的老首长,左二站者为徐兴华


一九三五年九月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合并为红十五军团,当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徐兴华同志一直在军团政治部做宣传和青年团工作。


后来,徐兴华同志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


徐兴华1955年授大校军衔时

被授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三枚


一九六四年十月,徐兴华同志从空军转业到民航,担任民航沈阳管理局第一任政治委员。他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他待人诚恳、团结同志、严以律己、廉洁奉公、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保持和发扬了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襟怀坦白、作风正派、认真负责,艰苦奋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紧密联系群众,为民航沈阳管理局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根据工作需要,徐兴华同志退居二线,他积极热情地支持和帮助新领导班子开展工作,经常主动地对管理局生产和建设提出积极的建议。

徐兴华同志八十年代初在南京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由于年龄原因,徐兴华同志离职休养,他离休不减志,积极参加中央军委组织的红二十五军军史编纂工作。三年多来,他不顾年高体弱,往返于大江南北,走访老根据地,认真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九八六年徐兴华同志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于十二月十六日在沈阳病故,享年六十八岁。在他的讣告上籍贯仍然写着“安徽省六安县”。


徐海平老师说道:“我们家祖籍在安徽大别山腹地。一九三二年父亲离开家乡跟上红军队伍走的时候是‘六安县’的麻埠镇,于是在父亲生前的履历表上一直填写的是‘六安县’,麻埠是父亲的出生地,父亲活着的时候并不知道麻埠镇已经划归金寨县。


父亲生前说“我从小13岁就离开了父母,没有好好照顾他们,死后要回去陪伴他们。”86年父亲去世,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了父亲的嘱托,为了帮助父亲找到新中国行政区划分后他真实的出身地——安徽省金寨县,让父亲遗愿实现,魂归故里,母亲、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费尽周折,整整奔波了二十年。


一九八七年年初,父亲去世一个月之后,我受全家人委托,由组织上帮助,到安徽“六安县”为父亲找墓地,具体位置,就是六安县。从北京转车到合肥,再坐长途汽车到六安,再找到六安县政府谈找墓地的事情,结果,不行,因为县里还没有一座统一的墓地。


之后去了临近六安的金寨县,问了一位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是否可将我父亲的墓修在这里?对方回答说不行,原因是我父亲不是金寨籍的,他的履历表上添写的籍贯是“六安县”,金寨“红军山”上只能安葬金寨籍的老红军。第一次为父亲找墓地,就这样无果而返。



二零零六年十月,这次我又到了金寨县,感觉和二十年前大不一样了:县里盖起了座座楼房,街道宽敞明亮,小商生意兴旺,父亲若是看见这一切,会是多么开心,他少小离家,赴汤蹈火干革命,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吗?就是这次金寨行,意外的为父亲找到了根——他的真实祖籍地,了却了我们家人多年的心愿。


到了金寨县的第二天上午,我和县党史办几位同志一起座谈交流,其中有党史军史研究专家阎荣安主任,我拿出了父亲写的一篇回忆红军时期青年工作的手抄稿,告诉他们“我父亲遗留文章里写道, 他是出生于六安的麻埠....”


“麻埠?麻埠是我们金寨的呀!”阎荣安主任兴奋地打断了我的话。说者无意,听着有心,我顿时眼前一亮!


一九三二年设置了“立煌县”,原属“六安县”的麻埠也被划进金寨县。一九四七年,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后,把“立煌县”改为“金寨县”,父亲生前没注意,我们当然更不清楚。



金寨县政府有关部门经过组织考察,证实了父亲的籍贯就在金寨,承认父亲是金寨籍老红军,父亲一九一八年出生,一九八六年卒,二零零六年诞辰88岁那年回归原籍。


二零零九年立夏节起义80周年,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重新装修和补充内容,在金寨县纪念堂、博物馆、红25军旧址,郑重的挂上父亲的照片,以供后人瞻仰、纪念。


徐海平老师说到这的时候很激动,她流泪了,她说,一位领导之前跟她说过,“徐兴华老首长不仅属于你们徐家人,他还属于金寨人民”,她很感动同时也很感激。


如今,父亲已经逝世三十一年了,长眠在生他养他的大别山父母身边,可是他好像还活着,在以深情的目光凝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注视着子孙后代的成长。徐海平老师说“铭记父亲生前的教诲,以实际行动感恩,回报老区人民,不忘根本,不忘初心,就是对父亲,对红军前辈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