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诞生于金寨的一首中国民歌。流传于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大别山地区。歌曲依民歌《八段锦》填词而成。歌曲歌颂了土地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鼓舞了工农革命斗志。
歌曲简介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诞生于金寨的一首中国民歌。流传于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大别山地区。歌曲依民歌《八段锦》填词而成。歌曲歌颂了土地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鼓舞了工农革命斗志。既有时代精神,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合唱曲歌颂了红军根据地的革命政权和军民鱼水情。
《八月桂花遍地开》歌曲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激情、优美的旋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红军带领劳苦大众打下商城、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喜庆场面。
歌曲词谱
词作者罗银青
罗银青生于1894年,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人。《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词作者。
罗银青生于1894年,幼年随叔父罗师源读私塾。1926年,他去武汉,与从事工运的共产党员李梯云一道,鼓动工人罢工。1927年3月,罗银青进入毛泽东在武昌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直接受到毛泽东、恽代英、方志敏等人的培养教育。讲习所结业后,他遵照毛泽东等人的指示,回家乡农村从事农运工作。1927年秋至1930年冬,他先后在沙堰洪觉庵大庙、小河王氏祠、果子园佛堂坳办学。
1929年5月,他在佛堂坳教书时,面对商南起义胜利的大好革命形势,激情满怀,创作出《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著名歌词反映了一个时代人民的心声,成为红军时期的经典歌曲,伴着猎猎红旗,正唱响神州大地。1932年9月,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罗银青身负重伤而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敢死文》。后经乡亲们多方营救出狱。罗银青终生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他都撰写了大量的革命诗文,人们称他为“红色歌手”。
1952年罗银青去世后,遗体埋葬在他家乡的一个荒僻的山坡上,一堆乱石垒砌的坟墓被杂草、荆棘掩盖,去墓地没有路,野兽经常出没。一片荒凉,令人伤感。镇村干部和乡亲们多年想为罗银青修墓立碑,但由于经费困难,一直未能如愿。
2008年金寨县财政、民政局拨款8000元,斑竹园镇政府积极组织承建,才将坟墓修葺一新。竖了坟面,砌了拜台、修通了道路。用大理石制作的纪念碑矗立在墓前,碑正面雕镌为罗银青之墓,背面记载罗银青生平。墓地周围种有花草,青松翠柏环抱,陵墓显得肃穆庄严。此处已成为广大青少年教育基地。
青山埋忠骨,碧水映丹心。2008年11月8日,《八月桂花遍地开》作者罗银青的墓碑在他家乡——金寨县斑竹园镇沙堰村落成,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2013年3月31日金寨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县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金寨县县歌县树的报告》,命名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为县歌、桂花树为县树。
会议认为,县人民政府提出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为县歌、桂花树为县树,符合金寨县的人文历史、自然特点和人民意愿。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诞生在金寨县,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金寨人民踊跃参加革命、勇于奉献的光荣历史。桂花树耐高温严寒,四季常青,芳香怡人,栽培历史久,分布广泛,适宜金寨自然气候条件,是崇高、美好、荣誉、友谊和吉祥的象征,其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品质特征,体现“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金寨精神。(养心金寨)